醫院動態
多科室合作火速“拆彈” 援疆“天壇人”成功完成首例腦出血綠色通道手術
2022年4月9日,抵達和田后剛剛完成居家隔離的北京天壇醫院援疆醫生羅崗,在和田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胸痛中心導管室、麻醉科等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借用”胸痛中心導管手術設備,緊急救治一名因動脈瘤破裂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這也是當地多學科聯合診治的首例多發動脈瘤急診出血綠道手術。在以往,類似患者往往要轉運至千里之外的上級醫院就診,致死致殘率較高。
9日下午,羅崗接到和田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師乃比江的求助,醫院急診收治了一位女性患者,CTA檢查報告顯示顱內有動脈瘤,懷疑因為動脈瘤破裂導致出血。“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后差,且易發生再出血,再出血后死亡率高達73.3%。”從事神經介入診療十余年的羅崗深知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立即出發,火速趕往醫院。
患者是一個4個孩子的母親,6年來間斷出現頭痛癥狀,當地醫院診斷為高血壓,但平時未規律口服藥物及監測血壓,入院前8小時患者頭痛癥狀較以往明顯加重,伴有惡心、噴射性嘔吐、嗜睡等癥狀。
由于手術技術要求較高,目前當地醫院暫未啟動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急診綠色通道,患者多數需要轉運至千里之外的上級醫院就診,而轉運過程中再出血風險較高,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延誤,從而致殘甚至致死。
“乃比江告訴我,醫院的胸痛中心相對成熟,為了爭取時間,我們商量決定,‘借用’胸痛中心的導管手術室,為患者進行手術。”去醫院的路上,羅崗詳細告知乃比江綠色通道流程及術前準備等事項,經過短暫有效的協調,醫院胸痛中心導管室內,麻醉醫師、技師、護士迅速進入備戰狀態。
通過分析患者影像資料,結合患者出血部位及血管CTA影像,羅崗判斷患者可能存在多發動脈瘤可能,特別是大腦前交通位置的可疑動脈瘤,極有可能為此次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元兇。
確定醫院導管室目前備有的介入栓塞材料器械可以進行動脈瘤急診栓塞治療,羅崗立即與患者家屬溝通,患者家屬接受治療方案后,第一時間進行急診全腦血管造影及顱內動脈瘤栓塞術的檢查與治療。
全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患者的情況比預料得更為復雜,除了破裂出血的前交通動脈瘤和此前發現的右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外,醫生們在患者左側頸內動脈又發現了新的“定時炸彈”。“結合患者的病情,我們在最短時間內決策,這次把患者前交通和右側大腦中動脈的動脈瘤栓塞住,等患者情況穩定后,擇期‘拆除’她左側頸內動脈的動脈瘤。”
在當地醫生的配合下,手術歷經2小時,順利完成患者前交通動脈瘤與右側大腦中動脈動脈瘤的栓塞。術后造影顯示動脈瘤完全栓塞,動脈瘤遠端血管顯影良好,患者麻醉清醒后,神志清楚、言語流利,生命體征平穩,復查頭顱CT出血未增加,隨后轉入普通病房進行規范化內科治療。
據了解, 羅崗作為北京天壇醫院黨委選派的北京市第十批第三期援疆醫生,將在和田地區開展為期一年的援疆任務。“目前醫院在卒中診療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但是經歷過入疆的第一臺沒有任何預警的急診腦出血綠色通道手術后,我心里多了一份堅定和信心,希望在這里的一年,能夠發揮自身神經介入專業優勢,努力讓神經介入診療技術在和田做到國家神經介入質控中心要求的同質化、標準化、規范化,讓醫療援疆真正惠及廣大和田人民群眾。”羅崗說。
上一篇: “綠色通道”暢通 3小時內緊急救治巨大動脈瘤破裂患者
下一篇: 科學治療?律動生活?讓生命不再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