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天壇標準”的“帶不走的醫療隊”——“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名片”
“天壇標準”的“帶不走的醫療隊”
——“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名片”
按照北京市和河北省兩地政府的京冀協作決策部署,天壇醫院與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協作成立“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第五個年頭,幫扶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建立腦科中心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在學科建設、業務發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北京天壇醫院根據實際需求,提供更多形式的幫扶,我們的幫扶絕不是花架子、表面功夫。”這是天壇醫院在對外幫扶和京冀協作工作中的承諾。盡可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造血式’‘組團式’的幫扶,幫助在地醫院真正提升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造福更多、更廣泛的患者。
一、合作機制及模式逐漸成為可復制的“天壇模式”。
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重大歷史機遇背景下,以《京冀張醫療衛生合作框架協議》為依托,成立的首個京津冀醫療戰略合作成功落地的典范,天壇醫院通過公開競聘選拔優秀人員到張家口市第一醫院進行掛職,長期在第一醫院工作,直接參與腦科中心建設。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天壇模式”得到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也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可,同時被推廣到其他地區。
二、腦科中心各項業務蒸蒸日上,疏解成效十分顯著。
在業務總量方面,截至2020年底,腦科中心五年累計接診149177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0804余人次,會診疑難病例1500余例,累計開展各類手術2005余例,合作前疑難大型手術(三四級手術)占比僅為4%,合作后迅速上升達到78%,疑難重癥搶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成功率由合作前的43.3%,增長到80.3%,吸引了河北地區及山西、內蒙甚至其他省份的患者前來就診,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效顯著,每年減少進京就診2萬余人次。
在人才培養方面,天壇醫院重視對張家口第一醫院進行人才培養的“造血式”幫扶,先后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等12個科室共90余人次到天壇醫院免費進修學習,為腦科中心的發展灌注了強大的后續動力。在萬偉慶、邸飛、李菁晶、湯劼、李軼、張凱、劉茅茅、周筠、馬惠姿、初君盛、張偉、牛松濤主任的精心帶教下當地醫生快速成長,人才梯隊清晰,水平提高顯著,逐漸獨立完成手術。
在學術及科研方面,連續五年共舉辦9次大型夏季、冬季學術論壇,共有4000余名同行與天壇專家面對面交流學習,得到天壇醫院專家教授的直接指導。成功舉辦過多次高規格的神經科學冬季論壇學術會議,惠及晉、冀、蒙地區共計6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2020年受疫情影響兩季論壇無法正常開展,天壇醫院與張家口第一醫院首次實現線上論壇活動,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診療和研討活動。五年來在科研方面,扶持當地科研立項共8項,其中河北省科技廳項目一項,發表論文15篇,建立了河北省首個生物樣本庫。
2021年新年伊始,天壇醫院新派駐神經病學中心牛松濤主任,在地開展幫扶協作,今年4月在地腦科中心神內四科成立,將眩暈診療作為神經內四科的重要診療項目及發展方向。為了提高眩暈頭暈類疾病診斷治療水平,對于存在風險隱患的中樞性血管性眩暈,做到早診斷、早預防、規范化治療,減少卒中發生、致殘及致死率,穩步推進眩暈門診、病房、實驗室、疑難綜合會診、康復、遠程會診六大方面綜合發展,下一步開展眩暈多學科會診(耳鼻喉科、骨科、中醫科等),為更多的眩暈患者服務。
三、腦科中心長效機制不斷建立,合作層次推向縱深。
在遠程預約掛號方面,天壇醫院為張家口第一醫院預留固定的號源,在張家口就可以直接掛到天壇醫院的所有號,確保真正需要轉往天壇醫院的疑難患者得到快速救治。同時在遠程會診與雙向轉診方面,推進并實施了天壇醫院與張家口市第一醫院間的遠程會診。目前已為12名疑難急危重癥患者進行了遠程診療。天壇醫院將所有來自張家口的就診患者復診全部放在張家口市第一醫院,減少患者奔波。
在學科延伸方面,依托腦科中心組建了張家口地區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作為張家口唯一的一家聯合多位北京及全國資深專家出診為患者排憂解難的大型會診中心,已經深受張垣大地廣大患者的喜愛!也深受無數業內人士的歡迎!被譽為張家口神經病學的學術殿堂!涉及會診病種癲癇會診、帕金森、癡呆、睡眠障礙、焦慮、抑郁、肌肉病、疑難血管病、復雜頭暈、頭痛、感染免疫等會診。
最近兩年以來,腦科中心的神經外科由建設初期的一個病區25張床位,逐步發展為現在兩個病區70張床位,常規開展各類腦腫瘤、腦血管病及功能性疾病手術類型,基本覆蓋所有神經外科疾病范疇。積極扶持當地神經外科不斷引進多項新技術,包括神經內鏡技術、腦深部電極植入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顱內血管狹窄介入支架植入術、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介入取栓術、腦腫瘤分子病理檢測等。
四、新形勢、新任務下建立更緊密的幫扶協作關系,助力冬奧。
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嚴峻,同時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下保障京冀醫療協作工作的正常開展,天壇醫院做了周密部署,除了常規派駐專業組專家外,積極利用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系統開展診療活動,同時加大對幫扶醫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2020年天壇醫院榮獲北京市幫扶協作組織獎。
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引領京冀張神經系統疾病重點專科品牌建設,助力京張冬奧醫療衛生服務保障工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聯合舉辦冬奧會的大背景下,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發揮兩地醫療資源優勢,助力京張冬奧。同時,天壇醫院專家多次到崇禮滑雪場進行保障和調研,隨著冬奧會舉辦日期的臨近,天壇醫院協助“張家口腦科中心”已經編寫針對顱腦損傷雪地救援標準,為冬奧會做好保障工作。充分利用舉辦各大型賽事的機會,不斷積累經驗、發現不足,成立專門的醫療救治隊伍,建立專門的賽事綠色通道,明確專人作為院內急救聯絡員,制定兩地院內救治方案,選派兩地優秀的醫務人員參加醫療急救工作,制定了賽事現場救治流程和應急預案,為賽會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天壇醫院將積極與相關保障機構加強合作,幫扶區域醫療衛生水平整體提升,加強兩地醫療官測試工作練兵,完美助力冬奧醫療健康保障工作。同時,天壇醫院將結合冬奧會保障與張家口市第一醫院聯合“999”探索建立航空救援機制,逐步完善航空緊急救援工作機制,確保危重患者能夠快速轉至天壇醫院接受治療,為冬奧會做好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近五年來,通過一批批醫務工作者的努力,北京天壇醫院幫扶張家口市第一醫院建設的“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把“天壇標準”留在當地,把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學科的技術留在當地,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桿和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