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腦科學與神經影像前沿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8月21日,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腦科學與神經影像前沿論壇在北京天壇醫院舉行。
成立儀式上,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和北京天壇醫院各位領導共同為中心揭牌,并向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管理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的各位學術專家頒發聘書。
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介紹,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是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與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聯合建設,研究方向以神經影像為核心,涵蓋了臨床醫學、放射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多學科高水平人才結合各自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以解決腦科學和神經系統疾病相關問題為目的,開展一系列腦科學、神經影像和磁共振方法學等多方面的跨學科研究工作;同時該中心還將承擔臨床研究標準化的影像學方案設計、技術開發、流程管理、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等平臺工作。
該中心目前已配備首款通過FDA的7T超高場磁共振與多臺最新型3T磁共振成像系統,已初步建立國際一流的超高場影像科研平臺。相比于臨床的3T高場磁共振,7T超高場磁共振的圖像信噪比成倍增加,對比度顯著增強,神經系統、血管和骨關節的成像效果明顯的提升。信噪比的大幅提升使7T超高場磁共振實現了亞毫米尺度的三維高分辨率成像,進而觀察到3T上難以呈現的組織細節和微小病變,如微梗死、微出血、穿支動脈和深髓靜脈等。除了信噪比的提高,在超高場平臺功能成像的神經活動對比度顯著增強,波譜掃描的譜寬擴展促進不同成分的高分辨解析。因而在目前常規影像設備難以診斷的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病機理、早期診斷、治療方案確定以及治療效果評估上,7T超高場磁共振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人類大腦是人體中最復雜的器官,盡管近年來相關科學研究日益深入,但人腦科學仍然是未知因素最多的領域,是科學界最難攻克的“堡壘”之一。當前利用磁共振技術對人類大腦進行更精細的腦結構和腦功能成像已經成為神經科學最活躍的領域。
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解決腦科學和腦疾病領域的重大問題,以磁共振成像技術為主要手段,探索大腦正常功能和異常病變的神經機制,結合類腦計算與人工智能,搭建關鍵技術平臺,為腦疾病的早期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影像學支持;同時中心將與各大科研院所緊密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臨床化,真正推動醫學神經影像的發展。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北京市衛健委、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天壇醫院等各位領導及腦科學與神經影像領域知名學術專家出席了當天成立儀式。
啟動儀式后,陳霖院士、趙繼宗院士、程和平院士和來自國內神經影像學領域的知名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講座,闡述了腦科學神經影像領域最前沿技術與研究進展,引起線上線下參會者的熱烈討論和交流。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魏寧 宣傳中心 沈士華 岳樸 付琳)
上一篇: 北京天壇醫院,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