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北京天壇醫院援疆醫生在新疆和田地區成功開展微創神經介入手術
“不用開刀就做完手術了,真是太神奇了,感謝黨,感謝北京專家!”古麗塞麥爾?阿卜達拉握著北京天壇醫院援疆醫生何子駿的手激動地說。
古麗塞麥爾是新疆和田周邊區縣的一名41歲維吾爾族婦女,2周前因患動脈瘤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而住進和田地區人民醫院。之前,這類手術因其高難度和高風險性,都需要轉往千里之外的烏魯木齊進行治療。許多當地患者因為種種原因沒法及時轉診而耽誤了病情。古麗塞麥爾在當地屬于重度貧困戶,要轉往外地治療,經濟開銷難以負擔,且身邊缺少親人照料。入院后,她聽說北京專家即將到和田工作,便堅持要留下來。
4月9日下午,在聽說古麗塞麥爾的情況后,剛完成入職培訓的何子駿醫生匆匆趕到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報到,隨即來到病房參加病例討論,并對患者先行腦血管造影,明確了患者的動脈瘤為前交通的微小動脈瘤,有黃豆粒大小,隨時可能再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何子駿醫生分析,處理此類動脈瘤一般有兩種方法,傳統方法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相對患者所受創傷比較大,恢復慢;另一種方法就是微創介入,不開刀直接從血管內填塞動脈瘤,這種方法創傷非常小,患者次日即可下地活動,但這種方法需要先進的材料和較前沿的技術支持。據了解,當地只是在幾年前由外請專家開展過類似治療。隨后的術前討論,大家共同探討患者病情,分析患者各項指標和手術現有條件,定下了神經介入微創栓塞的治療方案。
在關鍵性治療材料準備齊全后,4月12日,對患者進行了前交通動脈瘤栓塞術,手術非常順利,顱內的“定時炸彈”被清除。蘇醒后的古麗塞麥爾以為只是做了一個夢,除了股動脈血管上微小的一個穿刺針眼,身體幾乎沒有明顯傷口。“不用開刀就做完手術了,真是太神奇了,感謝黨,感謝北京專家!” 古麗塞麥爾對來查房的何子駿醫生感激地說。
接下來的幾周時間,何子駿又相繼開展了后交通動脈瘤栓塞、頸動脈支架置入等一些較高難度的神經介入手術,并指導當地醫生規范地完成了十余例全腦血管造影。在手術之余,他還向當地醫生詳細講解了神經介入的治療理念和操作規范,并手把手開展教學工作,叮囑大家要特別注意的細節。他常說,“神經介入手術是一項高精度手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容不得半點閃失。”與此同時,對于風險較小的臨床操作,他也積極鼓勵當地高年資醫生上手實操,力爭在患者安全,手術順利的前提下,幫助當地醫生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我希望北京天壇援疆專家在的這一年里,能教會我急性腦梗的大動脈取栓,我們這里急診的腦梗病人很多,許多患者都問我能不能取栓,我真不想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介入組組長乃比江說。
何子駿醫生告訴筆者,“其實在這里我本人完成了多少例手術并不是最重要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更希望在我離開的時候,當地有更多的醫生可以獨立完成神經介入手術,更持久的造福當地人民。”
(神經介入中心 賈白雪)
上一篇: 北京天壇醫院APP上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