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能在大腦中“工作”,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2019年12月19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導管室狹小的控制間擠滿了來前來觀摩手術的醫生,醫生在監控室內通過遠程遙控手術機器人“魯班”精確實施了對患者左、右頸動脈、鎖骨下動脈、椎間動脈等血管的造影手術。據了解,這是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佑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該項成果也標志著全國產、自主研發的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將很快在臨床應用,緩解微創介入診療中優質介入醫療資源緊缺問題,縮小我國與國際先進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
手術日當天,在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主任醫師李佑祥、呂明的指揮下,副主任醫師江裕華操作血管介入機器人,為一名來自陜西的女患者進行全腦血管造影手術。在醫生建立血管通路后,江裕華來到手術室外醫生主操作端,通過操縱2個手桿,控制介入機器人系統進行手術。泥鰍導絲攜造影導管依次通過股動脈、主動脈弓,分別選擇入雙側頸動脈,雙側椎動脈造影。手術中導管導絲遞送、旋轉順暢穩定。檢查結果顯示動脈瘤栓塞完全,載瘤動脈通暢。
據了解,李佑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開展的“高精度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產業化及示范應用研究”項目于2017年11月獲得科技部批準。項目旨在攻克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精度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產品,建立手術室內整體解決方案。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經開發了新一代的血管介入機器人。為了將介入機器人與DSA造影機聯動融合,該項目在北京天壇醫院建立了國內第一個臨床試驗導管室,用于開發、測試介入機器人的遙操作功能。該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采用與國際頂尖產品Corparth GRX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攻克了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更高精度的管、絲遞送水平。該手術機器人定位于神經介入領域應用,神經介入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將會有效提升我國在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水平。
據李佑祥介紹,目前的操作范圍主要限于手術室外操作。隨著5G技術的發展,血管介入機器人將可實現跨地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