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格桑花見證——北京天壇醫院完成2025年度援藏援青輪換工作
“三千公里云月兼程,海拔落差四千米,不變的是白衣戰士的使命擔當。”7月30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援青醫生佟旭在朋友圈里寫道。作為新一批援青海醫生,佟旭已經在當地開展工作。連日來,北京天壇醫院援藏、援青醫生順利完成“接棒”,新鮮“血液”來到雪域高原,繼續支援事業。紀委書記任靜、副院長巢仰云,人力資源處、工會及援青援藏醫生所在科室領導等前往機場迎送。
7月14日,新一批援藏醫生,來自神經外科學中心的副主任醫師郝強登上飛往拉薩的航班;17日,完成援藏任務的神經外科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楊寶回到闊別一年的北京。據了解,近年來,在“以院包科”項目的大力幫扶下,通過系統式建設、造血式幫扶,拉薩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從診療服務能力、人才梯隊建設、科研教學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顯著提升。“我將不負醫院的重托和當地百姓的信任,接過援藏的接力棒,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帶到當地,為雪域高原搭建起生命防線。”郝強說。
今年是北京天壇醫院承擔支援玉樹任務的第二年,7月27日,來自神經病學中心介入神經病學科的副主任醫師佟旭從北京啟程,奔赴青海玉樹;29日,上一批援青醫生廖曉凌返京。在玉樹的一年里,廖曉凌幫助玉樹州人民醫院建設卒中中心并順利獲批青海省二級卒中中心認證;聯手玉樹州各縣級醫院,建設卒中中心區域救治協同網絡,推動卒中綠色通道建設等,得到當地高度認可。“榮幸作為天壇醫院援玉第一棒,一年玉樹行,一生玉樹情。”登上返京的飛機,廖曉凌動情地說,而在這條朋友圈下,接過“第二棒”的佟旭評論道:“我將接續事業薪火,在完善卒中中心體系的同時,穩步開展神經介入手術的探索實踐。”